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工作  >  培养过程  >  正文

关于开展2020年研究生学术成就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4-29 阅读次数:

  各研究生培养学院:

  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学术氛围,引导广大研究生潜心求学、刻苦钻研、追求卓越、全面发展,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中南林发〔2017101号)文件规定,开展2020年研究生学术成就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具有中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脱产学习(档案关系在学校)研究生;学术成果突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可参评,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研究生不得参评。

  二、奖项设置和申请条件

  设研究生特等奖、博士生一等奖、二等奖,硕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奖项名额和奖励标准为:

  研究生特等奖:名额不限,每生奖励100000元;

  博士生一等奖:不超过2名,每生奖励10000元;

  博士生二等奖:不超过8名,每生奖励5000元;

  硕士生一等奖:名额不限,每生奖励10000元;

  硕士生二等奖:不超过10名,每生奖励5000元;

  硕士生三等奖:不超过35名,每生奖励2000元。

  三、评选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评选、宁缺毋滥、经费总量控制的原则。

  (二)申报者可提交多项学术成果参评,已获得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成就奖”的学术成果不能再次申报此奖项。

  (三)确定学术成就奖各奖励等级时,首先考虑学术论文的JCR分区,再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如总分相同则以单篇影响因子从大到小排序;达到某一奖励等级评选条件者,如受名额限制,参评下一奖励等级,依次类推。

  四、参评资格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学习成绩良好,科研能力强,学术态度端正。

  (五)申请“研究生特等奖”的条件为:发表单篇影响因子达到10.0以上的SCI源期刊论文。

  (六)申请“博士生一等奖”的博士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自然科学类:在SCI收录学科大类一区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CI收录学科大类二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在学校遴选的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

  2.人文社科类: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一区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二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在A&HCI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或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学校遴选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国家社会科学成果要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刊》《新华文摘》上发表(或转载)学术论文3篇。

  (七)申请“博士生二等奖”的博士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自然科学类:在SCI收录学科大类二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CI收录的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三区至少1篇;或在学校遴选的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2.人文社科类: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二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SCIA&HCI收录的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在学校遴选的权威期刊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家社会科学成果要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刊》《新华文摘》上发表(或转载)学术论文2篇。

  (八)申请 “硕士生一等奖”的硕士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自然科学类:

  SCI收录学科大类二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CI收录的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在学校遴选的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2.人文社会科学类: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二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SCIA&HCI收录的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在学校遴选的权威期刊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家社会科学成果要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刊》《新华文摘》上发表(或转载)学术论文2篇。

  (九)申请 “硕士生二等奖”的硕士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自然科学类:在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CIEI收录的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学校遴选的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人文社会科学类:在SSCI收录学科大类三区及以上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SCIA&HCI收录的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学校遴选的权威期刊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家社会科学成果要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刊》《新华文摘》上发表(或转载)学术论文1篇。

  (十)申请“硕士生三等奖”的硕士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自然科学类:在SCIEI收录的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学校遴选的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2.人文社科类:发表SSCICSSCI(核心库)源期刊论文1篇;或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十一)发表论文应属所攻读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专业、领域,并与学位论文相关。

  五、评选程序

  学术成就奖评定工作按照“研究生申请、导师初审、学院推荐、专家审定”的程序进行。具体如下:

  (一)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本人应如实填写《研究生学术成就奖申请表》(附件1,以下简称《申请表》),整理、提交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术成果PDF文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论文全文、版权页;若论文已在线发表,或刊物为网络电子期刊,须具有国家授权查询资质机构出具的检索证明)成册并按期提交。

  (二)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术成果材料进行初审,并在《申请表》签署意见(附件2,见示例)。

  (三)各学院对申报者的申报资格、学术成果质量和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复核,提出学术成就奖推荐名单,经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报送材料至研究生工作部。

  (四)研究生工作部组织专家对各学院的推荐名单进行审定,审定结果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

  六、成果认定与计分标准

  (一)学术论文指在学术期刊的正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增刊、各类“会议纪要”“会议综述”“书评”等方面的论文。

  (二)SCI期刊分区依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JCR期刊分区表的大类学科进行认定;EI期刊依据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收录的源期刊进行认定;SSCI期刊分区依据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分区表进行认定;CSSCI期刊依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目录进行认定。

  (三)国内权威期刊和重要期刊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内权威期刊和重要期刊目录(2017版)》为准。

  (四)研究生参评学术成就奖的所有学术论文必须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申请人须为第一作者

  (五)学术论文计分标准

学科类别

认定级别

包含刊物

计分标准(分/篇)

博士生

硕士生

自然科学类

自科一级

JCR期刊中,IF≥10.0的期刊

150

150

自科二级

JCR期刊分区位于1区的期刊

60

60

自科三级

JCR期刊分区位于2区的期刊

30

30

自科四级

JCR期刊分区位于3区的期刊

10

10

自科五级

JCR期刊分区位于4区的期刊(IF≥0.5)

5

5

自科六级

EI源刊;学校遴选的国内重要期刊;JCR期刊分区位于4区的期刊(0.2≤IF<0 .5)

4

4

人文社会科学类

社科一级

《中国社会科学》;SSCI期刊源中1区的期刊

100

100

社科二级

学校遴选的权威期刊;SSCI期刊源中2区的期刊

50

50

社科三级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SSCI期刊源中3区的期刊

30

30

社科四级

《新华文摘》(转载2000字以上);《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专刊》

15

15

社科五级

SSCI期刊源中4区的期刊以及A&HCI期刊

10

10

社科六级

学校遴选的国内重要期刊

8

8

社科七级

其它CSSCI(核心库)源刊

5

5

社科八级

中文核心期刊

0

2

备注:1.JCR期刊分区中位于4区且IF<0 .2的sci收录论文不予计分。

2.期刊等级无法认定时由评审专家组裁定。

3.同一篇论文符合几种计分标准时,按最高标准进行计分。

4. 期刊影响因子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统一公布刊物的影响因子为依据。

  七、日程安排

  (一)518日前,研究生向学院提交申报材料。

  (二)521日前,各学院组织初核、推荐。

  (三)527日前,各学院向研究生工作部汇总提交《2020年研究生学术成就奖申请表》和《2020年研究生学术成就奖推荐汇总表》(见附件)及相关附件材料、两个表格的电子档发至指定邮箱。

  (三)6月初,研究生工作部组织专家审定,公示获奖者名单。

  八、其他规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在读期间不得参与研究生学术成就奖学金的评定: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解除处分者除外)。

  3.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有隐瞒事实或有虚假内容。

  4.经查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5.学校认定的其他学术失范行为。

  (二)获得奖励者如有剽窃、抄袭或弄虚作假行为,除全额追回奖金外,取消一切评优评奖资格。导师若作为获奖研究生的通讯作者或共同作者,将一并追究其责任。

  (三)未尽事宜请咨询研究生工作部思政科。

  联系电话:0731-85623979

  电子信箱:csuftygb@163.com

  联系人:刘老师、黄老师

  办公地点:致远楼306

  

  附件:12020年研究生学术成就奖申请表

  22020年研究生学术成就奖推荐汇总表

  

  

  

   研究生工作部

   2020年5月14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 © 版权所有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