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外国语学院胡萍教授指导,旅游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共同组建,以“新宁八峒瑶山竹文化调查”为主题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五人前往邵阳市新宁县麻林瑶族乡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当地瑶族的传统祭祀活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古堂——祭竹王;二是当地的传统手工雕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根傩面;三是当地的传统造纸技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中):古法手工竹料造纸;四是当地的特色竹乐器及其他竹制工艺品。
7月16日下午,团队拜访了当地古法手工竹料造纸的技艺传承人陈菊先生,访谈中,陈先生详细介绍了造纸的全过程、一些特殊的处理、他学习、从事造纸业的历史及当地造纸的历史等。我们了解到陈先生从16岁就开始在从其祖父的教导下学习造纸,古法手工竹料造纸要经过砍料、破料、浸料、打料、抄纸、晾纸等12道工序。可造出大纸、官堆纸、老仄纸、香妃纸(玉版纸)等种类。在80年代,是当地造纸的一个全盛时代,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造纸,当地的经济全靠造纸来带动,当时所造的纸都由人工担往全国各地销售。后来,工业造纸出现,才使手工造纸业慢慢陨落,直至现在,当地仅有陈先生一人还在从事、坚持手工造纸。
7月17日上午,在麻林瑶族乡乡长唐乡长的支持和安排下,在乡政府就了解当地竹文化发为主题召开了座谈会。乡长唐乡长、乡党委书记黄书记、宣传部刘主任等人参会。会间,宣传部刘主任分别为调研团队成员介绍了打古堂——祭竹王、竹根傩面、古法手工竹料造纸的现状。黄书记讲述今年是麻林和黄金两个瑶族乡建乡六十周年,乡里在重新整编乡志,还希望团队能共享相关竹文化的调研资料汇编进乡志。并共同探讨了相关保护、发展当地竹文化资源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图/文 周慧梅)


林大研声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官方微博
